11 2月, 2006

慕尼黑的執著

剛剛看完電影"Munich 慕尼黑",電影內容有種很沉重的感覺,卻倒是很合我的胃口。

我早早就已對這套電影期待已久了,記得早在八十年代,我在電視上看過一套外國連續劇名叫"Sword of Gideon 血債",內容就是和電影"慕尼克"一樣,描述1972慕尼黑奧運屠殺以色列運動員事件後,以色列特工血債血償式的報復行動。那時我才是十二、三歲,已經十分喜歡那套連續劇,當時電視上經常都重播,我差不多次次都有追看;特別是喜愛劇中那首的主題音樂,至今依然弦猶在耳。

雖然電影和連續劇的故事是一樣,而電影的主題卻是明顯不同。"慕尼黑"是徹頭徹尾充滿強烈的自我反思,單看電影的海報也能感受得到,男主角低著頭處在半暗不明的境地裡,要反思的就是那個執著

阿拉伯人高舉民族尊嚴的大義去屠殺以色列人;以色列人又高掛國家榮辱的旗幟去謀殺阿拉伯人。您在光榮您是阿拉伯人;我又在驕傲我是猶太人。

那是種很深的執著,大家就因為深深的執著於自我,做出了許多匪夷所思的行為。彼此各為自己所執著而行事,在電影中的尾段道出了一個簡單的道理是:「剃人頭者;人亦剃其頭。」

國家政府都一直在宣傳,「教導」我們要忠於自己國家,又要為身為自己民族感到驕傲云云;社會家庭又不停在催眠,「告訴」我們有自己的地位和身份,又要為自己和家人要出人頭地……外面世界不斷在鼓勵自我和執著,我時時在堅持我是"我";您天天又在堅持您是"您"……

對於導演史提芬史匹堡,我始終還是鍾情"舒特拉的名單"中,那種以畫面自然又赤裸地去反映人性的感覺。

John Lennon的"Imagine"這首歌已經是播到街知巷閒,「Imagine there's no countries.... no heaven... no hell... no religion too...」,試問又有多少人真正領悟到歌詞背後的洞見?

我也有一個幻想:「所有人都放下了執著和自我,世界又會如何?」

我知道第一步要做的,是我先放下自己的執著;至於其它人怎樣做,那是他們自己的決定了。

P.S.

也值得反思的是大自然和其它生命好像都沒有執著:水不會執著自己是水;一棵樹不會執著自己是棵樹;我家的貓咪也不會執著自己是隻貓呀,喵~~何解就只有您我執著自己是人呢?

0 Comments:

發佈留言

<< Home